恨入骨髓的成语故事
拼音hèn rù gǔ suí
基本解释从骨髓里仇恨某人某事。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归,令我君得自快烹之。”
暂未找到成语恨入骨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恨入骨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失足成千古恨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9回:“这件事本来是我错在前头,此刻悔也来不及了。古人说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
一将功成万骨枯 | 唐·曹松《已亥岁感事》诗:“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一将成功万骨枯 | 洪楝园《后南柯·甲阵》:“一将成功万骨枯,手提髑髅血模糊。” |
一拥而入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五:“众人一拥而入,迎头就把了缘拿住,押进里面搜捉,不曾走了一个。” |
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 | 唐·高武仲《中兴间气集》:“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 |
一聚枯骨 | 《神仙传·老子》:“乃使甲张口向地,其太玄真符,立出于地,丹书文字如新,甲成一聚枯骨矣。” |
万恨千愁 | 宋 王诜《蝶恋花》:“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相摧,世事何时了。万恨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
三过其门而不入 | 《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
三过家门而不入 | 陶铸《崇高的理想》:“如众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 |
上天入地 |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卢仆射从史》:“吾已得炼形之术也,其术自无形成而炼成三尺之形,则上天入地,乘云驾鹤,千变万化,无不可也。” |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法眼宗 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
下乔入幽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 |
下乔木入幽谷 | 《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 |
不入兽穴,不得兽子 | 《北史·韦佑传》:“古人称不入兽穴,不得兽子。安危之事未可预量。” |
不入兽穴,安得兽子 | 《周书·李远传》:“古人有言:‘不入兽穴,安得兽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济。” |
不入时宜 | 宋 费衮《梁溪漫志 侍儿对东坡语》:“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
不堪入目 | 清 李汝珍《镜花缘》:“酒保陪笑道:‘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不堪入目矣。’” |
不堪入耳 | 明 李开先《市井艳词序》:“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
东风入律 | |
丝丝入扣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此为丝丝入扣:‘暗中抛索,如道家所云三神山舟不得近,近者辄被风引回也。’” |
丰肌弱骨 | 宋 范成大《园丁折花七品各赋一绝》:“丰肌弱骨自喜,醉晕妆光总宜。独立风前雨里,嫣然不要人持。” |
丰肌秀骨 | 宋 袁去华《山花子》词:“雾阁云窗别有天,丰肌秀骨净娟娟。独立含情羞不语,总妖研。” |
主心骨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3章:“从面容上看,松田像是有了主心骨。” |
乍入芦圩,不知深浅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2回:“假若不与他实说,蒙着头,带着他走,常言道:‘乍入芦圩,不知深浅。’” |
乘虚以入 | 明·刘基《春秋明经》:“宋卫间郑师之在外而乘虚以入其国。” |
乘虚而入 | 宋 张君房《去芨七筌》第120回:“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