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灾惹祸的成语故事
拼音zhāo zāi rě huò
基本解释招引灾祸。
出处清·李渔《巧团圆·议赘》:“难道我老夫妻两口自己照管不来,还带着个如花似玉的闺女去招灾惹祸不成!”
暂未找到成语招灾惹祸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招灾惹祸)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三灾八难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况且自己又三灾八难的,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 |
三灾六难 |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4回:“谁家也有三灾六难哩!互相帮助嘛!” |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弄得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那是要坏名气的。” |
不打自招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3卷:“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 |
不测之祸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秦始皇九年》:“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祸哉!” |
丰屋之祸 | 陈寿《三国志·辛毗杨阜高堂隆传》:“《易》曰:‘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閴其无人’。王者以天下为家,言丰屋之祸,至于家无人也。” |
丰屋延灾 | |
丰屋生灾 | |
乐祸不悛 | 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其间凶残之党,乐祸不悛,则须敕法以峻刑,诛一以警百。” |
乐祸幸灾 | 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攸之传》:“而攸之始奉国讳,喜见于容,普天同哀,己以为庆。此其乐祸幸灾,大逆之罪一也。” |
买马招兵 | 《再生缘》第三回:“今中既到山中住,少不得,买马招兵尽壮怀。” |
买马招军 | 明·汤显祖《牡丹亭·牝贼》:“有这等事?恭喜了!借此号令,买马招军。” |
二竖为灾 | 春秋 鲁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
亡猿灾木 | 清·王闿运《<桂阳州志>序》:“覆鹿遗蕉,亡猿灾木,非敌非寇,自倾自覆。” |
亡猿祸木 | 《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 |
以德追祸 | 《韩非子 用人》:“故明主除人臣之所苦而立人主之所乐,上下之利莫长于此。不察私门之内,轻虑重事,厚诛薄罪,久怨细过,长侮偷快,数以德追祸,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
全身远祸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把你尊翁的骸骨,遣人送到故乡,你母女自去全身远祸。” |
八难三灾 | 元 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但有些八难三灾,一心斋戒。” |
兴亡祸福 | 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这七条弦兴亡祸福都相应,端的个圣贤可对,神鬼堪惊,俗怀顿爽,尘虑皆清。” |
兵拏祸结 | 《宋史·陈良祐传》:“今遣使乃启衅之端,万一敌骑犯边,则民力困于供输,州郡疲于调发,兵拏祸结,未有息期。” |
兵连祸接 | 孙中山《诰诫东江叛军通令》:“数年以来,闽、粤、湘生民涂炭,曹吴二贼,实为祸首,近复启衅浙奉,兵连祸接,本大元帅已明令诸将出师北伐。” |
兵连祸深 | 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兵连祸深,变起都邑,六师播荡,九服震惊。” |
兵连祸结 |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馀年。” |
兵革之祸 | 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将有急怒之谋,以生兵革之祸。” |
养虎自贻灾 | 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今日里亡猿殃及木,谁待肯养虎自贻灾。” |
利惹名牵 | 元·张歌《湘妃怨·乐闲》曲:“想当年,利惹名牵。” |
利深祸速 | 《后汉书 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
利灾乐祸 | 宋·文天祥《吊五木》诗序:“张提军隔岸,不发一矢,有利灾乐祸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