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的成语故事
拼音qiāo zhà lè suǒ
基本解释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出处曲波《林海雪原》:“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暂未找到成语敲诈勒索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敲诈勒索)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旁敲侧击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
悬崖勒马 | 元 郑德辉《智勇定齐》:“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
诈奸不及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奸诈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又第五十二回:“那厮带将许多诈奸不及的三二十人,迳入家里,来宅子后看了,便要发遣我们出去,他要来住。” |
倒裳索领 | 《邓析子·无厚篇》:“驱逸足于庭,求猿捷于槛,斯逆理而求之,犹倒裳而索领。” |
意兴索然 |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景公意兴索然。左右问曰:‘将回宫乎?’景公曰:‘可移於梁邱大夫之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仙人岛》:“绿云顾父曰:“圣人无字门人者,‘孝哉……’一句,即是人言。”王闻之,意兴索然。”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鲁迅《天花的蔷薇》:“‘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乙校不自心虚,怎能给恐吓呢?”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尔虞我诈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如陛下荒淫酒色,昵比匪人,惟以妇言是用,此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
不假思索 | 宋 黄榦《黄勉斋文籍 复黄会卿》:“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
离群索居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
敲敲打打 | 邓小平《视察上海时的谈话》:“如果不是开发,我们生产汽车还会像过去一样用锤子敲敲打打,现在大不相同了,这是质的变化。” |
兵以诈立 | 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兵以诈立,以利功,以分合为变者也。” |
反复推敲 | 《诗话总龟》:“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着‘推’字,炼之未定。” |
紧打慢敲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发在监里,紧打慢敲,怕他不来上钩。” |
军不厌诈 | 春秋·楚·孙武《孙子兵法·计篇》:“兵者,诈道也。”李筌注:“军不厌诈。” |
轻敲缓击 | 清·陶贞怀《天雨花》第21回:“且待四个宫人到,轻敲缓击试他们。” |
按图索骥 | 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
钩深索隐 | 《周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
敲竹杠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兄弟敲竹杠,也算会敲的了,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杠不成?” |
敲门砖 | 明 西湖居士《春游》:“这是敲门砖,敲开便丢下他。我们既作了官,做诗何用。” |
兵不厌诈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
尔诈我虞 |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敲边鼓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这话须得你老哥自己去找他,我们旁人只能敲敲边鼓。” |
冥行盲索 | 汉·扬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
明敲明打 | |
暗中摸索 | 唐 刘餗《隋唐嘉话》中卷:“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何逊)、刘(刘孝绰)、沈(沈约)、谢(谢眺),暗中摸索着,亦可识之。’” |
敲骨吸髓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昔人求道,敲骨吸髓,刺血济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