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50 个哀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āi gǎn wán yàn哀感顽艳 | 哀:悲哀;感:感动;顽:愚拙;艳:慧丽。悲痛的情调使愚顽无知的人和聪明俊美的人同样受到感动。后转用以评述艳情作品。谓文辞既哀婉感伤;又古拙绮丽;深切感人。 | 三国 魏 繁钦《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凄入肝脾,哀感顽艳。”吕延济注:“顽钝艳美者皆感之。” |
āi gǎn zhōng nián哀感中年 | 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语王右军(王羲之)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是恶。’” |
dú xián āi gē独弦哀歌 | 弦:琴弦。指独自弹奏弦乐器,哀声歌唱。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 |
cún róng mò āi存荣没哀 | 存:生存;荣:光耀;哀:悲伤。活着受人尊敬,死后令人哀痛。 | 汉·蔡邕《陈太丘碑文》:“斯可谓存荣没哀,死而不朽者矣。” |
āi lè xiāng shēng哀乐相生 | 悲痛和喜乐互为因果。 | 西汉 戴圣《礼记 孔子闲居》:“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 |
lè wǎng āi lái乐往哀来 | 欢乐逝去,悲哀到来。 | 汉·张衡《思玄赋》:“惟盘逸之无瞋兮,惧乐往而哀来。” |
lè jìn āi shēng乐尽哀生 | 犹言乐极生悲。 | 唐·张鷟《游仙窟》:“有同必异,自昔攸然;乐尽哀生,古来常事。” |
xǐ nù āi lè喜怒哀乐 | 形容人感情上几种不同的表现。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xǐ nù āi jù喜怒哀惧 | 喜欢、恼怒、悲哀、恐惧。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凡例》:“艺之兵诗医算,情之喜怒哀惧。” |
āi gǎn tiān dì哀感天地 | 形容极其哀痛,使天地都为之感动。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卷一 二祖阿难尊者》:“王闻失声号恸,哀感天地。” |
háo zhú āi sī豪竹哀丝 | 指管弦乐。 | 宋·陆游《东津》诗:“打鱼斫脍修故事,豪竹哀丝奉欢乐。” |
āi lí zhēng shí哀梨蒸食 | 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烝食不?’” |
hóng yàn āi míng鸿雁哀鸣 | 哀:悲哀。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生活凄惨。 | 《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 |
āi sī rú cháo哀思如潮 | 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极度悲痛。 | 京剧《平原作战》第五场:“哀思如潮热泪洒,平川有边仇无涯。” |
lè jí āi lái乐极哀来 | 同“乐极则悲”。 | 晋·陶潜《闲情赋》:“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
jié āi shùn biàn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
āi xǐ jiāo bìng哀喜交并 | 交:交错。悲痛和喜悦交织。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
āi huǐ jí lì哀毁瘠立 | 形容因居亲丧悲损其身,瘦瘠如骨骸支立。 | 唐 张鷟《朝野佥载 补辑》:“(崔浑)丁母艰,勺饮不入口,哀毁瘠立。” |
āi gào bīn fú哀告宾服 | 宾服: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表示依服、服从。后泛指归顺、服从。指哀求饶恕,愿意服从。 | 元 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我见他慌悚踌躇,左支右吾,跪在街衢,哀告宾服。” |
āi sī háo zhú哀丝豪竹 | 丝、竹:弦乐、管乐的通称;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 | 唐 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 |
āi bīng bì shèng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先秦 李耳《老子 德经》第69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三国 魏 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
āi tòng yù jué哀痛欲绝 | 哀痛:悲痛;绝:断绝;指气绝。悲伤得要气绝了。 | 邹韬奋《抗战以来 与中央党部交涉的经过》:“尤使我哀痛欲绝的是艰苦忠贞于抗建文化事业的青年干部一个又一个的被拘捕。” |
āi jīn wù xǐ哀矜勿喜 | 哀矜:怜悯。指对遭受灾祸的人要怜悯,不要幸灾乐祸。 | 春秋 鲁 孔丘《论语 子张》:“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
āi ér bù shāng哀而不伤 |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shēng róng mò āi生荣没哀 | 荣:光耀;没:通“殁”,死亡。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 | 唐·申堂构《唐故内常侍孙府君墓志铭》:“生荣没哀,身沉誉在。” |
gǎn jiù zhī āi感旧之哀 | 感念旧人旧事的哀叹。表示怀旧。 | 《后汉书·荀彧传》:“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人怀感旧之哀。” |
shēng róng sǐ āi生荣死哀 | 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
lè jí shēng āi乐极生哀 | 同“乐极则悲”。 | 宋·刘克庄《沁园春·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词:“中年后,向歌阑易感,乐极生哀。” |
lè jí āi shēng乐极哀生 | 乐:快乐。欢乐过度就会招致悲哀的事情。 | 唐·张鷟《游仙窟》:“有同必异,自昔攸然;乐极哀生,古来常事。” |
āi hóng biàn yě哀鸿遍野 | 哀鸿: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 《诗经 小雅 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
qǐ āi gào lián乞哀告怜 | 哀:怜悯;告:请求。乞求别人的怜悯和帮助。 |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
pǐ yǒng āi háo擗踊哀号 | 擗:以手拍击胸膛;踊:用脚顿地。捶着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擗踊哀号,哭得那邻舍之人,无不落泪。” |
āi hóng biàn dì哀鸿遍地 | 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 | 黄侃《水龙吟 秋花》词:“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秋侣!” |
āi hóng mǎn lù哀鸿满路 | 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灾民。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 清 洪昇《长生殿 收京》:“流离百室,哀鸿满路悲戚。” |
āi āi yù jué哀哀欲绝 | 悲痛得将要气绝;指异常悲痛。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
yú hū āi zāi于呼哀哉 | 于呼:感叹词。哉:语气词。原意感叹或悲哀。又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 《诗·大雅·召旻》:“于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荀子·乐论》:“乱世恶善,不此听也。淤乎哀哉,不得成也。” |
yōu guó āi mín忧国哀民 | 忧虑国事,体恤百姓。 | 汉·王符《潜夫论·救边》:“会坐朝堂,则无忧国哀民恳恻之诚,苟转相顾望,莫肯违止。” |
háo guǎn āi xián豪管哀弦 | 指管弦乐。 | 秦牧《艺海拾贝·变形》:“在红氍毹上,在豪管哀弦之中,要演出的是许多热耳酸心、悲欢离合的故事。” |
gào āi qǐ lián告哀乞怜 | 告:请求;乞:求,讨。向别人乞求怜悯、帮助。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1章:“杜又派人分头疏通,告哀乞怜地请求他们勿再辞勋。” |
āi huǐ gǔ lì哀毁骨立 | 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头架子。指因丧亲极度悲哀;瘦得只剩下骨架。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
wū hū āi zāi呜呼哀哉 | 旧时祭文中常用的表示对死者哀悼的语句;意思是“唉!伤心啊!”后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
āi mò dà yú xīn sǐ哀莫大于心死 | 最可悲的莫过于意志消沉和丧失进取心了。 |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
āi shēng tàn qì哀声叹气 | 指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叹息。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8卷:“终日他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
shēng róng wáng āi生荣亡哀 | 荣:光耀。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 | 《隶释·汉刘后碑》:“生荣亡哀,阙声载路。” |
āi tiān jiào dì哀天叫地 |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极。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平儿、丰儿等哭的哀天叫地,贾政心中也有些烦难,顾了这里,丢不下那里。” |
xián āi zhì chéng衔哀致诚 | 衔:含着。胸怀哀痛之情,致真诚之意。 |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
wū hū āi zāi於乎哀哉 | 於乎:文言叹词;哉:语助词。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 《诗经·大雅·召旻》:“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 |
āi āi fù mǔ哀哀父母 |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 《诗经 小雅 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āi jīn chéng chuàng哀矜惩创 | 哀矜:怜悯。怜悯又惩罚。 | 宋 苏轼《刑赏忠孝之至论》:“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
āi sǐ shì shēng哀死事生 | 哀:哀痛;事:侍奉。哀恸死者,侍奉生者。 | 西汉 司马迁《吴太伯世家》:“哀死事生,以待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