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míng

刑名


拼音xíng míng
注音ㄒㄧㄥˊ ㄇㄧㄥˊ


词语解释

刑名xíng míng

  1. 古时指刑律。

    刑名之学。

    law (esp. criminal law);

  2. 刑罚的名称,如死刑、徒刑等。

    name of penalty;

  3. 清代主管刑事的(幕僚)

    刑名师爷"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d46ed60e6>刑名师爷。

    judicial (assistant);

翻译

  • 英语 criminal law (abbr. for pre-Han legalist school 刑名之学)​, name of crime

引证解释

  1. 战国 时以 申不害 为代表的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后人称为“刑名之学”,亦省作“刑名”。 韩非子 亦尚“刑名”。

    《韩非子·二柄》:“人主将欲禁姦,则审合刑名。”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申子 之学,本於 黄 老,而主刑名。”
    明•王錡 《寓圃杂记》:“江阴 有 周歧凤 者,聪敏絶人,百工技艺,异端刑名之学,无不习而能之。”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在他的统治之下,第一个特色便是尚刑名。”

  2. 刑罚的名称。

    《荀子·正名》:“刑名从 商。”
    《隋书·刑法志》:“其刑名有五。”

  3. 刑律。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 圣临国,始定刑名。”
    《元典章·刑部五·检验》:“刑名之重,莫严於杀人;狱情之初,必先於检验。”

  4. 引申为刑事案件。

    《明史·刑法二》:“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
    《清史稿·刑法志三》:“外省刑名,遂总匯於按察使司,而督抚受成焉。”

  5. 刑名师爷。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这畿尉品级虽卑,却是个刑名官儿。”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向 知府听见摘印官来,忙将刑名、钱穀相公请到跟前。”

国语辞典

刑名xíng míng

  1. 战国时的学派之一。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

    《韩非子·二柄》:「人主将欲禁奸,则审合刑名者,言与事也。」
    《史记·卷六八·商君传》:「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

  2. 法律。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记》:「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

  3. 职官名。古时官署中管刑事判牍的人。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话说向知府听见摘印官来,忙将刑名、钱谷相公都请到跟前。」

  4. 刑罚的名称。如主刑、从刑、拘役、罚金等。

网络解释

刑名

刑名指战国时以管仲、李悝、商鞅、申不害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后人称为"刑名之学",亦省作"刑名"。韩非子亦尚"刑名"。

分字解释


※ "刑名"的意思解释、刑名是什么意思由档案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刑名造句


  • 1.这就是明亡后李恕谷所批判的“不唯圣道之礼乐兵农不务,即当世之刑名钱谷,亦懵然罔识,而搦管呻吟,自矜有学”。

    2.向来刑名案子,有律讲律,无律讲例,只要有例可援,定漱的文卷,报到刑部都不会被驳。

    3.孙本初的那个朋友就是臬司衙门的“刑名师爷”。

    4.可眼下的情况变了,变得不可思议,宣贵昌高升到重庆府任从六品理问,勘核刑名诉讼;焦达却降职为荣昌县的知县。

    5.这些师爷中,被官老爷最看重的,对地方州县官老爷升迁荣辱影响最大的,是刑名师爷和钱谷师爷。

    6.刑名是一个法学基本概念,亦即刑罚的名称。

    7.公元前约255年,韩非由故乡新郑只身出游、历经许多辗转,投在年及花甲的荀况门下,向这位儒学大师学习刑名法术之学。

    8.这样吧,为父另外再修书一封给徐知县,就说你对刑名一科略有研究,在主理书启的同时,间或可以帮助打理些刑名小案,根据你的能力,再酌情安排,如此可好?

    9.本论文尝试以新的视角为切入点,将古代刑名看作古汉语词汇系统的一部分,采用语言文化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古代刑名进行研究。

    10.他依法惩处,被称为“一代刑名之相”.

    11.穿大堂,过屏门,可见二堂,这里是知县预审案件和退堂休息的地方,二堂之后的小型四合院则是知县的幕友钱谷、刑名二位师爷办公之所。

    12.通过对历代法典条文的分析与研究,从刑法原则、罪名、刑名等几个方面来探究中国古代立法解释的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