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之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之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yǐ lú zhī wàng倚庐之望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唐·骆宾王《上廉使启》:“虽噬脐思归,空轸倚庐之望;而啮臂未仕,非图高盖之荣。”
sì zhī guò xì驷之过隙语出《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后用以喻光阴飞逝。语出《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
shī lǐ zhī xùn诗礼之训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曰:‘学《诗》乎?’对曰:‘未也。’……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yú fēi zhī lè于飞之乐于飞:比翼齐飞。比喻夫妻间亲密和谐。《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翩翩其羽。”
hèn zhī qiē gǔ恨之切骨之:代词,指所恨对象。形容痛恨到极点。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膺,恨之切骨,只要朝廷稍加激动,十万之众不难指日集合。”
mǔ yí zhī dé母仪之德母仪:作为母亲的典范。母亲的品德。泛指妇女的品德。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郭皇后纪》:“好礼节俭,有母仪之德。”
quán xià zhī kè泉下之客泉:黄泉。指做鬼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1回:“想起宋万这人,虽然不曾立得奇功,当初梁山泊开创之时,多亏此人。今日作泉下之客!”
jīn rén zhī jiān金人之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jiāo lù zhī mèng蕉鹿之梦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覆之以蕉,不胜其喜。”
jìn rùn zhī zèn浸润之谮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放之四海而皆准放:放置;之:代词;指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准:准确。原指孝道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人们奉行的准则。具有普遍性的真理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tuī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推之四海而皆准之:代词,指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西汉·戴圣《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huá gǔn zhī zèng华衮之赠华衮:古代帝王的礼服。形容贵重的赠与。晋·范宁《谷梁传序》:“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一言之贬,辱过市井之挞。”
bái huá zhī yuàn白华之怨指女子失宠之哀怨。《诗经 小雅 白华》:“白华,周人刺幽后也。幽王取申女以为后,故下国化之,以妾为妻,以孽代宗,而王弗能治。”
shì fēi zhī dì是非之地有麻烦或争议的地方。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我想第一步只有让你师父跳出是非之地,哪一方面都不帮。”
bāo xū zhī kū包胥之哭包胥: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
bǎi suì zhī méng百岁之盟同“百年之约”。即婚约。清 李渔《意中缘 先订》:“他要与小娘子订百岁之盟,不知可肯相许。”
xuán chē zhī suì悬车之岁见“悬车之年”。清·梁章钜《归田琐记·七十致仕》:“若今日未及四十,早入仕途,则致仕之期,即不必以七十为限……故余两次引归,皆未及悬车之岁。”
miǎn huái zhī suì免怀之岁谓三岁。《论语·阳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后因称三岁为“免怀之岁”。《论语·阳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bǎi suì zhī hòu百岁之后死的讳称。《诗 唐风 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 李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bǎi suì zhī hǎo百岁之好好:友爱。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结为夫妻。明 屠隆《昙花记 士女私奔》:“亦雅慕其才藻,故将图百岁之好,非仅邀一夕之欢。”
yún ní zhī wàng云霓之望比喻迫切地盼望。
jìn dì zhǔ zhī yì尽地主之谊地主:当地的主人;谊:通“义”。尽本地主人应尽的义务,指招待外地来客。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2回:“晚生得蒙青目,一日地主之谊也不曾尽得,如何便要去?”
huì rán zhī gù惠然之顾用作欢迎客人来临的客气话。同“惠然肯来”。晋 袁宏《后汉纪 灵帝纪下》:“弥秋历冬,经迈二载,深拒以疾,无惠然之顾。”
gān táng zhī huì甘棠之惠甘棠:木名,即棠梨。指对官吏的爱戴。同“甘棠之爱”。汉 杨雄《甘泉赋》:“函甘棠之惠,挟东征之意。”
huì shī zhī móu惠施之谋比喻兼听则聪,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才能明察善断。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张仪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而惠施欲以齐、荆偃兵,二人争之。”
bù fèi zhī huì不费之惠指白白得到的好处。《二刻折案惊奇》卷十:“那时是白得来的东西,左右是不费之惠,料然决不怠慢了我们。”
yán zhī bù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宋 陆游《严州到任谢王丞相启》:“黼黻圣猷,谓言之不文则行之不远;甄陶士类,每舍其所短而取其所长。“
zhī zhī fēi nán,xíng zhī bù yì知之非难,行之不易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唐·徐贤妃《谏太宗息兵罢役疏》:“唯恐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志骄于业泰,体逸于时安。”
zhī zhī fēi jiān,xíng zhī wéi jiān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惟:是。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fēi zhī zhī nán,xíng zhī wéi jiān非知之难,行之惟艰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非知之难,行之惟艰;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yì měi zhī yán溢美之言过分夸奖的话。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yì měi zhī cí溢美之辞溢:水满外溢,引申为过分。过分吹嘘的话语。亦作“溢美之言”。清·梁章钜《归田琐记·高雨农序》:“雨农遽为之序,且有溢美之辞。”
chéng rén zhī měi成人之美成:成全;帮助;美:好事。成全别人的好事。也指帮助别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yì měi zhī yǔ溢美之语过分夸奖的话。《庄子 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语,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rǎng rén zhī měi攘人之美攘:窃取、夺取。夺取别人的好处。形容窃取他人的利益和好处。
lüè rén zhī měi掠人之美掠:夺取;美:美名。夺取别人的成绩、荣誉归己所有。宋 王楙《野客丛书 龚张对上无隐》:“异时,汤见上,曰:‘前奏非俗吏所及,谁为之者?’汤以宽对,不掠人之美以自耀。”
jūn zǐ chéng rén zhī měi君子成人之美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成:成全,帮助;美:好事。道德高尚的人成全别人的好事。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qīn jìng zhī chén钦敬之忱钦佩敬重的真诚的情意。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我们对于所有这样的军队,特别是在前线抗战的军队,都是具有钦敬之忱的。”
bù xiáng zhī zhēng不祥之征征:征兆。指不好的预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恒水上流有一国,国王小夫人生肉胎,大夫人妒之,言:‘汝之生,不祥之征。’即盛以木函,掷恒水中。”
bù xiáng zhī zhào不祥之兆祥:吉利;兆:预兆;苗头。不吉利的预兆。古代人迷信;烧龟甲根据其裂痕的形状和数量占卜吉凶。也作“不祥之征”。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风流阵》:“时议以为不祥之兆,后果有禄山兵乱。”
xún yuè zhī jiān旬月之间旬:十天。十天到一个月之间。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赐传》:“旬月之间,并各拔擢。”
duì zhèng zhī yào对症之药针对病根下的药。比喻纠正缺点错误所用的相应办法。《三国志 魏志 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xià chē zhī shǐ下车之始指官吏刚到任所。同“下车伊始”。《隋书 刘行本传》:“然臣下车之始,与其为约。”
líng xiāo zhī zhì凌霄之志凌霄: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晋书 慕容垂载记》:“遇风尘之会,必有凌霄之志。”
huàn nàn zhī jiāo患难之交交:交情;朋友;患难:危险和艰苦的处境。共同经历患难的朋友。指交情很深。明 焦竑《玉堂丛语 荐举》:“仲举与文贞在武昌,因患难之交,讷黑窑匠以一文。”
yè zhǒu zhī huàn腋肘之患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正当斯这时,进退狼跋。’”
quǎn mǎ zhī láo犬马之劳犬马:古时臣子对君主常自比为替主子奔走的犬马;以表示忠诚。比喻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晋书 段灼传》:“愿陛下思子方之仁,念犬马之劳,思帷盖之报,发仁惠之诏,广开养老之制。”
wàn quán zhī cè万全之策绝对可靠、没有任何漏洞的办法。全:周到;策:计谋、办法。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刘表传》:“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将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jīn xī zhī gǎn今昔之感从今天的现实回忆过去的事。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4回:“诸旧好俱在,谭孝若已作古人。今昔之感,凄怅莫状。”
juàn juàn zhī xīn眷眷之心眷眷:爱恋。依恋不舍之心。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下》:“既定汉室,建立明主,眷眷之心,岂有异哉。”
chì zǐ zhī xīn赤子之心赤子:初生的婴儿。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tiān xià běn wú shì,yōng rén zì rǎo zhī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新唐书 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yá zì zhī nù睚眦之怒睚:眼眶;眦:眼角;睚眦:生气瞪眼;怒:生气。生点小气。宋·周密《齐东野语·巴陵本末》:“台谏李知孝、莫泽奉承风旨,凡平日睚眦之怒,悉指以从伪,弹劾无虚日。”
hè sī zhī nù赫斯之怒赫:勃然震怒的样子;斯:语气助词。指帝王勃然震怒。《诗经·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fēi fèn zhī xiǎng非分之想分;本分。超出本分的想法;不安分的念头。指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奢望。鲁迅《花边文学 命运》:“不信运命,学不能‘安分’,穷人买奖券,便是一种‘非分之想’。”
shí zhī wú wèi,qì zhī kě xī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味:滋味。吃起来没有滋味,丢掉它又可惜。形容东西无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抛弃。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qì zhī rú bì xǐ弃之如敝屐敝:破;屣:鞋。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屣)也。”
qì zhī kě xī,shí zhī wú wèi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指抛弃觉得可惜,但吃起来没有味道。让人陷于进退两难中。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shí zhī wú wèi,qì zhī bù gān食之无味,弃之不甘味:滋味。吃起来没有滋味,丢掉它又可惜。形容东西无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抛弃。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这一种杂志,大约小峰是食之无味,弃之不甘也。”
qì zhī bì xǐ弃之敝屣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比喻毫不可惜。明 赵弼《三贤传》:“子食汉禄三世,而一旦弃之敝屣。”
zhèng qì zhī gē正气之歌形容无私无畏、刚正不屈的精神。宋·文天样《正气歌》诗:“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诃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rén rén dé ér zhū zhī人人得而诛之得:可以,能够;诛:杀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庄子·庚桑楚》:“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
yè guāng zhī bì夜光之璧珍贵的璧玉,夜间放光。
xīn xiàng wǎng zhī心向往之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向往:想望;之:古汉语代词。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tōng jiā zhī hǎo通家之好指两家交情深厚,象一家人一样。元·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有西邻赵国器,是这扬州奴父亲,与老夫三十载通家之好。”
hé dé kān zhī何德堪之有什么德能承受得起这样的封赏。
tā shān zhī gōng他山之攻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晋·葛洪《抱朴子·畅玄》:“藏夜光于嵩岫,不受他山之攻。”
shù zhī gāo gé束之高阁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zhǐ gù zhī jiān指顾之间指:用手指;顾:回头看。用手一指或回头一看的瞬间。比喻时间十分短暂明·归有光《上总制书》:“指顾之间,勇怯立异,呼吸之际,胜负顿殊。”
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
yī dé zhī yú一得之愚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yī dé zhī gōng一得之功一得:一点儿心得;功:成绩。一点儿很微小的成绩;指微小的成功。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shuāng lù zhī gǎn霜露之感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zhù shí zhī jì柱石之寄寄:寄托。比喻国家委以重任,寄托很大的希望。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委以大郡,任以威武,事有柱石之寄。”
dǒu shāo zhī bèi斗筲之辈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囊瓦乃斗筲之辈,贪功侥幸,今史皇小挫,未有亏损,今夜必来掩袭大寨,不可不备。”
dǒu shāo zhī qì斗筲之器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比喻气量狭窄、见识短浅的人。宋 曾慥《类说》引《使辽录 南朝峭汉》:“弼曰:‘臣斗筲之器,不足道;本朝人材胜如臣者,车载斗量,安可数计!”
záo kōng zhī lùn凿空之论空泛而没有根据的言论。
háo shàng zhī lè濠上之乐指悠闲舒适的情趣。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háo liáng zhī shàng濠梁之上濠梁:濠水上的桥。指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地。《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yòu wǔ yòu yǐ jí rén zhī yòu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幼:爱护。爱护我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xué rú bù jí,yóu kǒng shī zhī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论语·秦伯》:“子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yǒu guò zhī,wú bù jí有过之,无不及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
yǒu guò zhī wú bù jí有过之无不及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没有赶不上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bù jí zhī fǎ不及之法指不适用的法规。《庄子·拼拇》:“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
jiǎn è zhī fēng蹇谔之风蹇谔:正直敢言。正直敢言的作风。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矫然太当,尽其蹇谔之风。”
jiǎn è zhī fēng謇谔之风謇谔:正直敢言。正直敢言的作风。《晋书·裴秀传》:“骞素无謇谔之风,然与帝语傲。”
tóu zhù zhī huò投杼之惑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惑:疑心。比喻没有事实依据的谣言所造成的疑虑。《梁书·侯景传》:“当是不逞之人,曲为口端之说,遂怀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惑耳。”
tóu zhù zhī yí投杼之疑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疑:疑惑,疑心。比喻没有事实依据的谣言所造成的疑虑。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zhù yòu zhī kōng杼柚之空形容生产废弛,贫无所有。语出《诗 小雅 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郑玄笺:“言其政偏,失砥矢之道也。谭无他货,维丝麻尔,今尽杼柚不作也。”
yī zhī zhī qī一枝之栖栖:鸟停留在树上。泛指一个工作位置。《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qī huáng zhī rǔ栖遑之辱栖遑:忙忙碌碌,奔波不定的样子。四处奔忙,不得安居的劳辱。晋·陆机《演连珠》:“利尽万物,不能睿童昏之心;德表生民,不能救栖遑之辱。”
zhū yì zhī fǎ诛意之法诛:惩罚,责备。以意图和动机论罪,不问实际结果如何。也指深刻的议论。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集注:“夹子之言,亦《春秋》诛意之法也。”
gù rén zhī yì故人之意故人:旧友。指老朋友的情意。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雎蔡泽列传》:“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
huǐ zhī wǎn yǐ悔之晚矣矣:了。后悔也已经晚了。《大宋宣和遗事》:“万一有奸邪叵测之情,陛下悔之晚矣!”
huǐ zhī mò jí悔之莫及悔:后悔。后悔也来不及了。东汉·董卓《到渑池上书请收张让等》:“及溺呼船,悔之莫及。”
huǐ zhī wú jí悔之无及无及:来不及。后悔也来不及了。指做事或说话不当;过后才察觉到;但已经无可挽回。晋 陈寿《三国志 董卓传》:“及溺乎船,悔之无及。”
kàng jí zhī huǐ亢极之悔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周易 干》:“上九,亢龙有悔。《晋书 齐王冏传》:“今明公忘亢极之悔,忽穷高之凶。弃五岳之安,居累卵之危,外以权势受疑,内以百揆损神。”
bù yì zhī cái不义之财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汉 刘向《列女传 齐田稷母》:“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子起。”
tōng cái zhī yì通财之谊谊:交情。在钱财上互通有无、互相支援的交情。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你虽是个便家,况你我还有通财之谊;只是你在差次,那有许多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