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7 个既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jūn zǐ bù jiù jì wǎng君子不究既往 |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究:追究;既往:已经过去的事情。道德高尚的人不追究已过去的事情。 | 《柳暗花明》:“就是俗语说:君子不究既往嘛。何况咱们还是亲戚!” |
yī rú jì wǎng一如既往 | 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一:完全;如:像;既往:从前。 | 《第二次握手 六》:“清末以来,到海外求学的中国人何止千百,在学业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国又穷又弱的现状一如既往,丝毫无所改变。” |
yī fǎn jì wǎng一反既往 | 一:完全;既往:从前。完全与从前相反。 | |
yī yán jì chū,rú bái rǎn zào一言既出,如白染皂 | 皂:黑色。话一出口,如同白底染上黑色。比喻话一出口,就不能更改收回。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5回:“何出此言,大将军一言既出,如白染皂。” |
bù jiù jì wǎng不咎既往 | 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 春秋 孔子《论语 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jì wǎng bù jiù既往不咎 | 既:已经;往:过去;咎:责备。已经过去的事不再追究责任。 |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jì lái zhī,zé ān zhī既来之,则安之 | 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 先秦 孟轲《论语 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
dōng xī jì jià东曦既驾 | 曦:曦和,神话中驾日车的神。指太阳已经在东方升起。比喻驱散黑暗,光明已见。亦作“东曦既上”。 | |
yī yán jì chū,jīn yù bù yí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 移:改变。话说出了口,就是用黄金白玉也不能更改。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我家小姐贞心定识不减古媛,今日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
yǔ yì jì chéng羽翼既成 | 比喻力量已经具备。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4回:“备乃人杰也,今若不击,待其羽翼既成,急难图矣。” |
jì guān zhī nián既冠之年 |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指已成年。 | |
jì dé lì yì既得利益 | 指人们或集团已经获得的,法定的某种特别权益。 | 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属于边区管辖地域内,一切已经分配过的土地房屋和已经废除过的债务,本府本处当保护人民既得利益,不准擅自变更。” |
jì zài ǎi yán xià,zěn gǎn bù dī tóu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 既:已经,已然;檐:屋檐。比喻在强大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向对方屈服。指依附或有求于人,只得委曲求全。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8回:“‘这是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三藏只得双手合着与他见个礼。” |
jì chéng shì shí既成事实 | 既:已经;已然。已经形成事实。 | 唐 杜甫《雨不绝》诗:“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扬如丝飞。” |
jì yǒu jīn rì,hé bì dāng chū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 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 《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惠林宗本禅师》:“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
bù zhuī jì wǎng不追既往 | 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追究。 | 清 林则徐《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闻该夷平日重一信字,果如本大臣所谕,已来者尽数呈缴,未来者断绝不来,是能悔罪畏刑,尚可不追既往。” |
yī yán jì chū,sì mǎ nán zhu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驷马:古时用四匹马拉一辆车。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的车也追不上;形容话已说出口;没法再收回。也作“一言出口;驷马难追”或单作“驷马难追”。 | 元·李寿卿《伍员吹萧》第三折:“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有反悔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