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失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shī jīng dǎo guài失惊倒怪 | 犹失惊打怪。惊恐;慌张。 | 《天花雨》第十四回:“回家方稀奇事,失惊倒怪落三魂。” |
huā ér shī shí华而失实 | 华:通“花”,开花;实:果实,结果。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 唐·刘知畿《史通·言语》:“华而失实,过莫大焉。” |
jī nán qīng shī机难轻失 | 谓机会难得,稍纵即失。 | 宋·岳飞《乞止班师诏奏略》:“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 |
shī bài wéi chéng gōng zhī mǔ失败为成功之母 | 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 |
wàn bù yī shī万不一失 | 万:很多;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 汉·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一失。” |
yī shī zú chéng qiān gǔ hèn一失足成千古恨 | 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憾事。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9回:“这件事本来是我错在前头,此刻悔也来不及了。古人说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
shī zhāng mào shì失张冒势 | 冒冒失失的样子。 | 《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春梅道:‘怪因,失张冒势,恁唬我一跳。有要没紧,两头回来游魂哩。’” |
qián rén shī jiǎo,hòu rén bǎ huá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 比喻吸取人家失败的教训,小心谨慎,免得再失事。 | 明 何孟春《馀冬序录摘抄》第六卷:“今世俚语:‘前人失脚,后人把滑’,即汉谚“前车覆,后车戒‘之义也。” |
máng zhōng yǒu shī忙中有失 | 匆忙当中难免有失误。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6回:“这是他忙中有失,也是命中造定,归咎何人?” |
dé shī cān bàn得失参半 | 得失:得到与失去。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即得失相当。 | |
xiāng gù shī sè相顾失色 | 相互看视而面部变色。形容几个人一起做惊恐状。 | 《旧五代史·周书·段希尧传》:“使于吴越,及乘舟泛海,风涛暴起,楫师仆从,皆相顾失色。” |
bù shī shǔ lěi不失黍絫 | 犹言丝毫不差。絫、黍,微小的重量。 | 《汉书 律历志上》:“权轻重不失黍絫。”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十黍为絫,十絫为一铢。” |
sàng shī dài jìn丧失殆尽 | 全部失去。 | |
shuǎng rán ruò shī爽然若失 | 爽然:主意不定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论》:“读《服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 《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shén lóng shī shì神龙失势 | 势:地位和权力。比喻失去地位和权力。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要之,鱼不可脱于渊,神龙失势,即还与蚯蚓同。” |
chǔ zhì shī dàng处置失当 | 处理问题的方式不适合。 |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过去家父对列位有些处置失当之处,驱逐你们出了庄子,流落外乡,受了几天苦,委屈了众人。” |
běi sǒu shī mǎ北叟失马 | 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 《旧唐书 萧瑀传》:“太宗尝从容谓房玄龄曰:‘萧瑀大业之日,进谏隋主,出为河池郡守。应遭剖心之祸,翻见太平之日,北叟失马,事亦难常。” |
chéng mén shī huǒ,yāng jí chí y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 北齐 杜弼《为东魏檄蜀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gù cǐ shī bǐ顾此失彼 | 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繁多;无法兼顾全面。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王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
dà jīng shī sè大惊失色 | 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
jīng huāng shī cuò惊慌失措 |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 《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
wáng hún shī pò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 |
yī jǔ liǎng shī一举两失 | 举:举动。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形容十分错误的举动。 | 《纲鉴抄略》:“朝廷一举而两失。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道辅。” |
ruò yǒu suǒ shī若有所失 | 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似的。形容神情怅惘;心神不定的样子。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南朝 梁 刘孝标注:“怅然若有所失。” |
mí tú shī ǒu迷途失偶 | 迷途:迷失道路;偶:伴侣。迷失了道路,丢失了朋友。指遭到不幸或陷于孤独。 | 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慌若迷途失偶,黡如深夜撤烛。” |
nèi jǔ bù shī qí zǐ,wài jǔ bù shī qí chóu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 | 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荀慈明曰:‘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以为至公。’” |
shī zhāng shī zhì失张失致 | 形容举动慌乱,心神不定。 | 《品花宝鉴》第八回:“元茂便向腰间摸了两摸,失张失致的道:‘奇怪!’” |
shī zhū jiāo bì失诸交臂 | 指当面错过机会。 | 见“失之交臂”。 |
yǎn zhāng shī luò眼张失落 | 眼睛大张,神态失落。形容不知所措。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转身走进舱来,眼张失落的,四面看了一遭。” |
yán duō yǔ shī言多语失 | 话说多了就难免有说错的地方。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27回:“贤弟,你的言多语失,怎么拜把子?” |
huǎng rán ruò shī恍然若失 | 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宁,不知如何是好。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9回:“金钟儿听了这一番言语,恍然若失,心上愧悔的无地自容。” |
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
shén lóng shī zhì神龙失埶 | 喻失去权位。埶,同“势”。 | |
dá rán shī sè怛然失色 | 恐惧使得人变了神色。 | 宋 苏洵《送石昌舍人北使行》:“闻千马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 |
jīng kǒng shī cuò惊恐失措 | 措:安排。害怕得脸都变了色。 | 都德《柏林之围》:“我和他惊恐失措地互相看着。” |
yuán míng shī shí缘名失实 | 缘:循沿。从事物表面的名义出发去探求事物,没有得到事物真实的本质。 | 宋·苏轼《震奎阁碑》:“汉明以察为明,而梁武以弱为仁,皆缘名失实,去佛远甚。” |
xiǎo jǐ dé shī小己得失 | 小己:个人。指个人的得失。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小雅》讥小己之丢失,其流及上。” |
shī zhāng shī zhì失张失志 | 形容举动慌乱,心神不定。 | 《清平山堂话本 简贴和尚》:“那婆子听得叫,失张失志,出去迎接来叫的官人。” |
nián jiǔ shī xiū年久失修 | 年代久远,荒废失修。 | 鲁迅《最艺术的国家》:“然而这民国年久失修,连招牌都已经剥落殆尽,彷佛花旦脸上的脂粉。” |
jiǔ hòu shī yán酒后失言 | 酒喝多了以后,不能自持,说了不该说的话。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6回:“是我一时愚蠢,不是了,酒后失言,反被那婆娘瞒过了,怪兄弟相闹不得。” |
zhāng huáng shī cuò张徨失措 | 见“张皇失措”。 | 朱自清《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这突然的袭击使我张徨失措。” |
ní míng shī shí泥名失实 | 拘守空名,不求实际。 | 宋·程大昌《考古编·诗论九》:“夫其本圣言而推之者,尚破碎如此,其他何可泥名失实而不敢加辨也欤!” |
jīng huáng shī cuò惊皇失措 | 同“惊惶失措”。 | |
dé bù bǔ shī得不补失 | 见“得不偿失”。 |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权遂征夷州,得不补失。” |
jǔ cuò shī dàng举措失当 | 举措:举动、措置;失当:不恰当。举动安排不得当。 | 先秦 管仲《管子 禁藏》:“举措失当,众民不能成。” |
cāng huáng shī cuò仓皇失措 | 仓皇:匆忙而又慌张;措:措置;安排。指忙乱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 宋 王楙《野客丛书 魏证蒯通》:“不以事败而遽变前说,要胸中有守而然,异乎仓皇失措,遽变前说者也。” |
sài wēng shī mǎ,yān zhī fēi f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 《病玉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眼前不信俺的话也罢,到了日后,才觉得俺不是说笑话哩。” |
tān xiǎo shī dà贪小失大 | 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权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
gōng xiá zhǐ shī攻瑕指失 | 批评缺点,指出失误。 | 清·顾炎武《与友人书》:“今此旧编,有尘清览。知我者当为攻瑕指失,俾得刊改以遗诸后人。” |
dà shī rén wàng大失人望 | 指在群众中严重丧失威望,威信扫地。 | 《史记·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
shī zhī háo lí,chà yǐ qiān lǐ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 《陈书 虞荔传》:“夫安危之兆,祸福之机,匪独天时,亦由人事。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以明智之士,据重位而不倾,执大节而不失,岂惑于浮辞哉?” |
dé bù cháng shī得不偿失 | 所得到的补偿不了所失去的。形容不上算。 | 宋 陆游《<方德亨诗集>序》:“得不偿失,荣不盖愧。” |
àn rán shī sè黯然失色 | 黯然:昏暗的样子;失色:失去光泽。原指心情沮丧;脸色难看。形容相比之下显得暗淡无光。有时也形容心情不好。 | 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顿使《会真》、《长恨》等篇黯然失色。” |
jiāo bì shī zhī交臂失之 | 交臂:胳膊碰胳膊。胳膊相碰;擦身而过。指当面错过或失掉好机会。 | 庄周《庄子 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
jiāo bì xiāng shī交臂相失 | 犹言交臂失之。 | 唐·冉元一《薛刚墓志》:“齐体合欢,交臂相失。” |
shòu líng shī bù寿陵失步 | 《庄子 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后以“寿陵失步”比喻仿效不成,反而丧失了固有技能。 |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
bēi guān shī wàng悲观失望 | 对世事怀有丧失信心消极的看法。 | 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我们决不悲观失望,我们是乐观的。” |
yǎn kǒu shī shēng掩口失声 | 谓忍不住笑出声来。 | 明·马愈《马氏日抄·风异》:“众闻予言,将以为诞也,皆掩口失声。” |
yīn xiǎo shī dà因小失大 | 因贪图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 | 汉 刘昼《新论》:“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
jī bù kě shī机不可失 | 机:时机。好时机不可放过;失掉了不会再来。比喻机会难得。 | 五代 安重荣《上石敬瑭表》:“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ài hè shī zhòng爱鹤失众 | 比喻因小失大。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闵公二年》:“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有禄位。余焉能战?’” |
sài wēng shī mǎ,ān zhī fēi f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
chuán wén shī shí传闻失实 | 传闻:听别人所讲。传言已经不符合真实情况。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水经注>》:“故于滦河之正源,三藏水之次序,白檀要阳之建置,俱不免附会乖错,甚至以浙江妄合姚江,尤为传闻失实。” |
bǎi wú yī shī百无一失 | 失:差错;过错。形容十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也作“百不一失”、“万无一失”。 | 唐 裴铏《聂隐娘》:“(隐娘)一年后刺猿穴百无一失。” |
xuán dé xuán shī旋得旋失 | 很快得到,不久又失去。形容得失都很快。 | 吴玉章《荣县独立》:“十数州县,但都旋得旋失,没有得到巩固。” |
jīng huáng shī cuò惊惶失措 |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 唐 李百药《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
róng rǔ dé shī荣辱得失 | 荣耀和耻辱,得到和失去。 | 明·洪应明《菜根谭》:“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 |
liú lí shī suǒ流离失所 | 流离:流落;失散;失所:失去住所。流落离散;无处安身。 | 《金史 完颜匡传》:“今已四月,农事已晚,边民连岁流离失所,扶携道路,即望复业,过此农时,遂失一岁之望。” |
shī jīng dǎ guài失惊打怪 | 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也指大惊小怪。 | 宋 洪迈《夷坚三志已 善谑诗词》:“后人多少继遗踪,到我便失惊打怪。” |
shī bài nǎi chéng gōng zhī mǔ失败乃成功之母 | 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 |
shī bài zhě chéng gōng zhī mǔ失败者成功之母 | 母:先导,根源。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取得胜利。 | 毛泽东《实践论》:“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
duó jǐ shī qī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
qiè píng zhī zhī,bù shī shǒu qì挈瓶之知,不失守器 |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 |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挈瓶之知,不失守器。” |
shī bài shì chéng gōng zhī mǔ失败是成功之母 | 母:先导,根源。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取得胜利。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经验对于干部是必需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
chā zhī háo lí,shī zhī qiān l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礼记 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魏书 乐志》:“但气有盈虚,黍有巨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
jìn tuì shī cuò进退失措 | 见“进退无措”。 |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五:“昔之照壁后,訾相人物,指摘仪度,见其或被上官诋诃,进退失措者,莫不群笑,声闻于外。” |
jìn tuì shī jù进退失踞 | 同“进退无据”。 | 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七章:“万一赵季和与之勾结,使其乘我之瑕,蹈我之隙,则我四面皆敌,进退失踞。” |
kǔ yún shī suì楛耘失岁 | 楛:粗恶;耘:除草;岁:年谷成熟,收成。指耕作不细致,会影响到的收成。 | 战国·赵·荀况《荀子·天论》:“楛耕伤稼,楛耘失岁。” |
xiān jiè zhī shī纤芥之失 | 纤芥:细微;失:过失。形容极小的过错。 |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春秋纪纤芥之失。” |
huàn dé huàn shī患得患失 | 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
zhōng hé shī zhōu,yī hú qiān jīn中河失舟,一壶千金 | 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 | 《遏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使物然。” |
shī hún sàng dǎn失魂丧胆 | 形容极度恐慌。 | 巴金《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他那四方脸、紫红脸膛、宽肩膀、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贯长虹的英雄气概,使得那一群脱离了大队的英国皇家军失魂丧胆。” |
dà shī suǒ wàng大失所望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
qióng tōng dé shī穷通得失 | 穷:不得志;通:畅达。遭遇的坎坷与顺利,利益的得与失。指人生遭遇。 | 清·胡泉《<聊斋志异>续题》:“快平生,穷通得失,悲欢笑骂假荒唐。” |
liú yí shī suǒ流移失所 | 犹言流离失所。 | 《清史稿·世祖纪》:“自后有流移失所甘心投诚者,有司礼送京师,加恩畜养。” |
zhōng liú shī zhōu,yī hú qiān jīn中流失舟,一壶千金 | 壶:匏:一种瓜,形似葫芦,佩带在腰间可以渡河,南方称为腰舟。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宝贵。 | 《鹖冠子 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物使然。” |
shì fēi dé shī是非得失 | 正确与错误,得到的与失去的。 | 宋·朱熹《辞免兼实录院同修撰奏状》:“不知所言,重念臣愚,素无史学,然于是非得失之故,实有善善恶恶之心。” |
wàn wú yī shī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
è sǐ shì xiǎo,shī jié shì dà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 失节:原为封建礼教指女子失去贞操,后泛指失去节操。贫困饿死是小事,失节事情就大了。 | 《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
jiàn wù bù qǔ,shī zhī qiān lǐ见物不取,失之千里 | 见:遇到,看见;取:取得;失:失去。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形容不要错失良机。 | 明·张凤翼《红拂记·俊杰知时》:“呀,道兄差矣!岂不闻见物不取,失之千里,既遇明主,何必远去?” |
lín yá shī mǎ临崖失马 | 失:遗失,丧失。比喻临到危险不能及时回头。 | 明·沈受先《三元记·错认》:“我且回程,又不是临崖失马,有何劳顿?” |
yǐn yù shī yì引喻失义 | 引喻: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 三国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qióng bù shī yì穷不失义 | 义:礼义。虽然穷困,但不失礼义。 | 《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
shī mǎ sài wēng失马塞翁 | 比喻因祸得福的人。 |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我家虽不宽余,也还可以勉强温饱,都因我无端的官兴发作,几乎弄得家破人亡;还仗天祖之灵,才幸而作了个‘失马塞翁’。” |
shī zú luò shuǐ失足落水 | 脚一滑跌入水中。比喻一时受诱骗而行为堕落。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87回:“想是那位客官夜间出来小解,失足落水,或是有的。” |
máng rán zì shī芒然自失 | 芒然:模糊不清。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 | 战国·宋·庄周《庄子·说剑》:“此天子之剑也。文王芒然自失。” |
jiǎn cún shē shī俭存奢失 | 俭:节俭。存:留存。奢:奢侈。节俭的人就是能留存下来,,奢侈的人必然败亡。 | |
zūn ér bù shī遵而不失 | 见“遵而勿失”。 | 《隋书·炀帝纪上》:“朕肃膺宝历,纂临万邦,遵而不失,心奉先志。” |
shī shén sàng pò失神丧魄 | 失:丧失;魄:人的精神灵气。形容心神不宁或惊慌之极 | 茅盾《虹》:“怎么我近来变了呀!这样失神丧魄,没有一点精密的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