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高中三年读后感(陪孩子高中三年读后感300字)
- 《读后感》
- 2024-05-02 13:51:40
怎样陪孩子轻松走过高中三年读后感
有幸走进十七中美丽的校园,在孩子高中开学初的第一次家长会上结识这位亲身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的优秀家长——李若辰的妈妈,也是《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的作者——刘称莲老师。刘老师从一个普通家长的角度,和我们分享着作为一名高中生家长的心得。没有居高临下的指点,也没有千篇一律的空话,有的只是源自真实生活的点点滴滴:妈妈发起的“厨房悄悄话”,爸爸建立的“流动小信箱”,还有“冲动的流星雨”和“独特的成人礼”……从每件小事中折射出来的教育智慧,让我们这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感动着、思考着……
要想让孩子既珍惜高中三年的宝贵经历,又能迎风破浪,不断的超越自我,追求更大的进步。我们做家长的就要学习刘老师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务实的教育态度。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入手,制定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长远目标和具体的小目标。然后再因势利导,鼓励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达到小目标,逐步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比如:我的孩子理科方面比较薄弱。面对这个问题,我也学着用刘老师介绍的一些小策略,帮助孩子分析成绩落后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的尝试,有一些用了之后不太见效,有一些用了之后初见起色。我坚持着用下去,相信我的孩子也会克服自己的问题,不断积累经验,走出困惑,走向成功。
要让孩子走向成功,我们做家长的首先就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让我更有信心,去帮助孩子点燃希望之光,照亮美好的明天。
一路陪伴,静待花开—《陪孩子度过青春期》读后感
01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努力静下心来阅读这本《陪孩子度过青春期》,在书中寻找我们想要的答案。
以往也知道青春期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敏感而重要的阶段,是孩子迈向成熟的门槛。然而却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跨过这道门槛?
作为父母,我们都是头一回,没有进修过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我们都属于“无证上岗”。我们缺乏经验,我们急躁、焦虑,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甚至感到束手无策。
好吧!那就一起来好好阅读这本《陪孩子度过青春期》,让我们从慌张到淡定,从焦虑到平静,从一无所知到胸有成竹。
02
高中三年,是一个漫长而又紧张的三年。对于孩子来说,将会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高考压力,还有青春期莫名的躁动和压抑。
作为一名高一家长,我能做的就是以下几点:
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尊重和理解、信任。尽管他们暂时还没有经济能力,但是从外形上看,已经和成年人无异了。他们渴望自由,渴望父母把他们当做大人来看待。好吧,孩子!那我就给你足够的自由,但不能成为你放纵的借口!
我会尊重孩子的意见,比如周末完成作业了还有空余时间的前提下,我可以允许他去看一场期待已久的电影,但是一学期不能超过四次。你们觉得这样可以吗?
二、正确对待孩子青春期的躁动和不安,并给予合理的指导:
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这个阶段,现在的孩子,表现尤其突出。“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指的就是这个阶段孩子的特征。就是说每个男子在少年时期都会幻想并期待爱情,每个少女也如此。
03
作为父母,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在孩子出现这种微妙的心理时给予科学的指导。
比如:赞成孩子们正常的交往,偶尔的聚餐,放松一下。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假期带孩子游玩一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也让孩子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验孩子的感受,用孩子的眼光去看问题。 其实就是换位思考。切忌用家长居高临下的语气跟孩子说话,更不能动辄拳脚相向。
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只会激化家庭矛盾,并给孩子留下阴影。
唯有爱,才是化解矛盾的良方。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才能陪孩子一路平稳的度过高中三年的时光。
三、让孩子学会理财:
高中阶段,由于孩子需要自己管理支配生活费、零花钱、资料费等等。我们就让孩子自己给自己当管家吧!
每月定时把以上费用给孩子,让他们自己来管理和分配。这样有助于孩子对金钱有正确的认识。
练习支配金钱,避免浪费。有节制的使用钱。前提是跟孩子讲清楚,不能乱花钱,否则超支以后下个月就会扣除相应金额。
以上就是我阅读了《陪孩子度过青春期》的心得,希望能够尽我所能,一路陪伴,静待花开!
读后感‖在孩子小时候,母亲的教育真的很重要!
从不看名人专记的我,为了完成刘主编的阅读课,硬着头皮看了《爱迪生传》。结果深受触动,在看到爱迪生母亲病逝那一段,我也难过地流下眼泪。母亲对爱迪生的启蒙教育,为他以后成为伟大的发明家,起了高楼“地基”的重要作用。
-1-
这本《爱迪生传》主要讲述了爱迪生幼年趣事,母亲的影响,和实验发明有趣的故事。让人更深入了解爱迪生的生平,并从中受到启发。
他一生发明,改进获得专利的2000多项,为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像电灯、留声机、蓄电池、打字机等等。
爱迪生这么成功,这么伟大,你知道吗?小时候的爱迪生只上了3个月的学。被老师认定为笨小孩,低能儿的孩子。是他的母亲把他领回家,指导他学习,为他日后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书的作者李其荣是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2-
为什么只上过3个月学,被老师认定笨孩子,低能儿的爱迪生,最后却取得巨大成功呢?
这就要归功于,爱迪生小时候,母亲的教育!
小时候的爱迪生就是一个爱刨根问底的孩子。
8岁上学,只上过三个月的学,由于喜欢刨根问底,让老师难堪和头疼,老师认定是笨孩子,低能儿,被老师劝退学。母亲不相信老师的判定,把爱迪生领回家,自己教。
母亲决心让爱迪生成为“世界第一等人物”,懂事的爱迪生也在母亲面前发誓,“将来一定要做番大事业”。
因为爱迪生的母亲是个老师,用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指导爱迪生学习。并给他立了两条规矩:
第一条 有事先给母亲报告,同意了才能做,做不好就会给别人惹麻烦。
那会凡事都喜欢做实验的爱迪生让父亲的助手喝化学试剂,看看人喝了会不会像氢气球一样飞上天。人到没飞上天,直接就昏过去了。
把家里的草垛点着,看有啥变化,遭来父亲一顿毒打。
所以孩子不知道轻重,他母亲的这条规矩对还年幼的爱迪生是很好的防范措施。
第二条 不妨碍别人,长大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长大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直影响着爱迪生的一生,他也是这样做的。
母亲的教育方法:
首先 鼓励阅读,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有名的作品。不仅有文学上还有科学知识上的。
其次 鼓励爱迪生多思考。母亲认为多思比简单的死记硬背更重要。
走入生活实践,在生活中认识学到的东西。
他的学习力、行动力和自制力很强。跟别的孩子在外面疯玩,到了学习时间,母亲一叫就回家学习。学到东西,爱思考爱提问爱观察,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为此小时候的爱迪生动过不少乱子。但母亲始终支持他。
这些教育都为爱迪生以后成为大发明家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3-
如果说,爱迪生的成功,他身上具有的优点占一半的话,那母亲的教育就占另一半。
这让我想到自己对女儿的教育问题,反思过往的错误,做好现在。
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不是个称职的母亲。
孩子年幼时,我能教认字,背诵古诗,小学期间活波可爱,学习一直都很好。这期间报的舞蹈班和电子琴班,英语班,一直是我陪练。但都没有坚持到最后,这跟我这个当妈的有很大的关系。
孩子不想学,就放弃。没有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有困难就退缩。而不是培养孩子做事情要坚持,有困难要克服的精神。这是孩子小学阶段,我的最大错误之一。
到了初中,孩子从以前的优秀生进入都是优秀生的集体,她心理的落差感是很大的。我一直以为,女儿学习很优秀,上了初中不用***心了。在学习上帮不了忙,在思想上没有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和心理需求,只在吃饭穿衣上,光做好后勤,我就是一个保姆的作用。
-4-
俗话说,懒妈养勤快娃,勤快妈养懒娃。
到了高中,我一如既往当着孩子的保姆。家务活不让她干,生活上的事情,我都包办。孩子变得手懒人懒都是我这个做妈的失败。
为了孩子不做家务,为了孩子学习,我不上心,娃他爸没少跟我吵架。高中三年,是孩子的炼狱,也是我的炼狱。孩子的问题,我不爱唠叨。但也没有水平解决和指导。我就是个没有思想,没有教育意识的傻大妈。
孩子终于考上他爸愿望的大学,我们认为可以松口气了。孩子在大学里行为认知如何,孩子在大学里一切情况,我们都放手不管了。我都以为,女儿上了大学,一切都能自己搞定。
事实不是的,孩子脸上的皮肤被我“毁”的,影响孩子心理极度的自卑。我一直谴责自己的失误,背着这个心理包袱,直到今年到一个民间专门看皮肤病的老医生那就诊后,才有所缓解。孩子皮肤较之前好多了。
孩子学的财务管理,毕业前为选择考研还是找工作,问过我。我拿不定主意,让孩子的叔叔帮忙。他叔叔建议孩子考研,考研才有大的出路。在孩子犹豫纠结时,我考虑孩子不喜欢这个专业,硬逼她考,她会开心学吗?我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孩子最后选择先找工作。
孩子工作三年,现在说当时的选择,应该选择考研。因为那会嫌困难,现在学习更困难。
其实这也是我对考研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现在,看到孩子利用大礼拜出去学习,我真心支持她。虽然没有考研,在工作期间的经历,社会经验,也让孩子学到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也算是心里平衡。
有失必有得,现在学习也不晚。只要孩子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她才会主动学。这要比被动学习,逼迫学习来得更加有用吧。
-5-
现在,我之所以学习写作阅读的心这么强烈,就是认识到自己在认知和表达上都不足。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学习写作,到现在,没有出大成绩,但有了小进步。
为了提升自己,又报写作班又报阅读班,把自己整的跟陀螺似得,心里却很开心。同时,也让女儿知道,妈妈不再是从前只会当保姆的人了,也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让自己的形象在孩子心里高大起来,做一个积极向上,求上进的明智妈妈。
-7-
对爱迪生的优秀品质和精神的敬佩,对爱迪生母亲的启蒙教育的感触,激发了我写这篇文章。好书起到启发,反思,提高自己作用,这本书做到了。
后记:
在这里要感谢刘主编的阅读课,让我能接触到名人传记,这是自己以前不会去读的一些书籍。感谢作者写得这么详实和生动,感谢您耐心读到这里。
请您多提宝贵建议!
高中学生家长应该读什么书
今天,我选择了高中家长应该读的四类书这个交流主题,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同时,我也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能够给各位家长带来一些启发,以便有效的提高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长
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学有所成是我们每位家长的美好愿望,可是在现实中做个称职的家长并非易事
要做称职的家长必须通过学习、思考、实践和在实践中积极的否定自己才能得以完成,根据我20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以下四类书家长是应该学习的
一、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做称职家长的根本点
现在社会上流行术的东西多,而教人求道的东西少
道,道理、原则、规律、根本性的东西;术,方法、技术、方案、具体性的东西
在家庭教育方面我的理解是——教育理念就是所谓的道,而教育方式和方法就是术,我在我的第一篇博文中对我的博客名民哲所作的解释就有这一内涵
20多年来,我看过的中外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不下百本,总的感觉是,我国没有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这一点和经济领域一样,这也应该是我们国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主要因素吧,也是这个原因,近几年,我几乎不看国内的这方面书籍,有的专家写的书一看书名就有问题
有关家庭教育理念方面的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成为我的工具书的不是很多,现向大家推荐四本
1、《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作者海姆*G*吉若特),《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作者是吉诺特的两个学生)
这两本书对我确立新的教育理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姆*G*吉若特是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医生
纽约大学研究生院兼职心理学教授,艾德尔菲大学博士后指导教授
他将其短暂的一生致力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对父母和教师的教育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给我的感悟可用6句话来概括:家长和孩子需要彼此尊重 ; 爱是需要技巧的 ; 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 ;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非行为 ;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 ;学会真正的倾听
《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一书是作者对其老师海姆*G*吉若特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书中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就好像邻居一位称职的母亲向你讲述她的育子心得,让你感觉特别的亲切和朴实,可操作性非常强
这本书也奠定了我写博文的基调——注重实例分析和在对话中扑捉有价值的信息等等
2、《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方法》(作者平井信义),这本书是我十几年前买的,我忘了哪年借给我的哪位朋友了,不过它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就是对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归类——对孩子过度关注(溺爱)和过分干涉
3、《EQ之门》(作者美国劳伦斯*沙皮罗),这本书我看过几遍,总的感受是家长老是盯着孩子的学习,过分看重他们的学习成绩是极其愚蠢的行为,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仅会让他们失去快乐,还容易使他们出现营养不良
读完这本书,你会清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商状况,知道怎样去帮助他们提高情商
在家庭中着重培养孩子情商的某一部分能力,便会产生滚雪球式的效果,你一旦开始了,事情就会越变越好
对于这一点我有深刻的体会
二、家长的思想有多高,孩子才能走多远
有人说,思想有多高,才能走多远
我认为这句话很经典
我给其引申一下就是家长的思想有多高,孩子就能走多远
教育孩子重在引导他们,而不是包办代替成为他们的拐棍
换句话说,就是要给孩子渔而不是鱼
引导即向导,要走在孩子的前面才能称其为引导,然后,随着他们能力的提高再实现对家长的超越,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感悟
能让我们开阔视野,提高思想境界的书有很多,在此,我仅推荐四本,算是抛砖引玉吧
1、《人生设计在童年》(作者高燕定)
读了这本书,我才真实的感受到美国的教育是多么的发达和东西方在教育上的差异,也才有意识的和自己的孩子探讨以及引导他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和设计
在此和大家谈我对此书的读后感我自感欠缺高度,我就把本书的简介摘于此,供大家分享吧! 本书用生动的笔触、详实的资料,讲述一个普通女孩在父亲的引导下,从小树立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在预期的人生轨迹上奋力追梦,一步步达到理想目标的故事,辅以其它丰富的、有说服力的案例,向读者传递一个理念:在规范化的社会里,人生是可以设计的,而且应该从童年开始;有了科学、理想的人生规划,人们完全可以不凭机遇、不靠伯乐,按部就班地、可预见性的获得自我认识意义上的、必然的成功
通过充满温情、闪烁智慧、迭出新意的故事
作者诠释了中美教育的差异和中西合璧的教育方法------
2、《人生设计线路图》(高燕定)
摘两个书评与大家共享
虽然我在新东方从事留学咨询,但在具体操作问题上,见到高先生也如同见到了亲人
为了自己儿子去美国读书的事情,我曾经像所有诚惶诚恐的家长一样,拔高先生请到家里,好酒好肉伺候,向他请教了很长时间
------在我接触过的所有留学专家中,高燕定先生对美国大学状况和美国大学入学程序,是了解最深的专家
我仰仗的美国留学智囊,当然值得你毫无保留地信赖! ——徐小平 自从我得到《人生设计在童年》和《人生设计线路图》两本书后,就把它们放在枕边,常常翻阅,就像圣经一样
去年孩子(美国)大学毕业,一边工作实习,一边申请法学院,到目前为止美国排名前十的法学院中有5所已经录取了她,其中包括哈佛
是你的两本书和讲座开启了我的思想,我的孩子也从书中得到启发,将走上法学院的求学之路
——哈佛法学院 学生家长 牧晓 3、《你也能成功》(白宁)和《拆掉思维里的墙》(古典)
看了这两本书你将领略到我国的高等学府向世界名校学习和改革的轨迹,也会化解你和你的孩子在学校和专业选择上的一些纠结------谈到此,我想起了周国平先生对智育的一句话概括,他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
这两本书的作者的成功经历就是对周先生这一概括的诠释
除了这些书籍外,李开复、徐小平和俞敏洪等人的有关文章,也是家长提升自己思想境界很好的精神食粮
三、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不记得,从哪一年我开始接触和学习由家长撰写的育子经历的书籍,从德国的《卡尔威特的教育》,国内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到周虹老师培养聋哑女儿上大学的系列书籍,再到蔡笑晚老师的《我的职业是父亲》,直至《什么什么北大》、《什么什么清华》------,类似的书越来越多,我反而看得越少,一方面精力和时间有限,一方面感觉有些书写得太完美,大有为了吸引眼球,甚至有误导人的嫌疑
客观的说,这类书每本都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借鉴价值,但是,我认为不是多多益善,精选一两本精读一下足矣
对于这类书,我今天只向大家推荐两本
1、《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刘称莲)
对于这本书我想在座的各位家长有很多人读过,我接触这本书最先是在刘老师的博客中看的书的简介,然后再一个家长群里和刘老师的先生李岩老师偶遇,并和他们夫妻俩相约一起畅谈了一次,同时,得到他们赠予我的这本一看题目就想读的书
读了此书我自感有很多的共鸣,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平和真实,咋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如果你把那些看似平淡的生活细节贯穿起来就会感到有些不平淡,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尊重和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携手进步、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
读《与孩子共读共书》有感
我用了三天的业余时间,读完了特级教师高子阳老师(作者简介:高子阳,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语文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首届基础教育创新型优秀教师,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的书《与孩子共读共书》,全书181页,著名教育家朱永新亲自写序。是一本值得所有家长阅读的好书。下面我谈谈读此书的感悟。
一.高子阳老师是名副其实的阅读推广大使。
1.他自己拼命读书。他每天坚持读一本以上的童书,已经读了上千本了。
现在热爱阅读的老师越来越少了。一是由于工作的琐碎繁忙,家务繁重;二是手机把老师的碎片化时间几乎都占用了;三.坚持很难。能坚持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李镇西、朱永新、孙云晓、高子阳老师等几十年如一日读书和写作的老师越来越少。当然其中还有其他原因,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作为一名普通老师,除了担负繁重的日常工作外,在业余时间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读书和写作,其精神绝对是可嘉的,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和家长学习和效仿。
2.高子阳老师从2004年春天开始,每天大声读书给学生听。他说:“学生不读书是不行的,12年的学生生涯,没有百千书垫底,也是不行的。作为老师,在执教生涯中不与学生一起读、一起成长,同样是不行的。”
他在书中写到:“孩子分数考不好,有很多原因,父母没有坚持陪着孩子读书,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日本教育家七田真在《0岁教育秘密》中说:“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若对孩子本来所具备的能力放任不管,则其能力就无法被开发出来,这样的孩子非常可怜,而双亲也犯下了很大错误。”
二.书中提出的读书方法新颖独特,且切实可行。下面几个阅读方法我非常喜欢:
1.老师或父母坚持大声朗读整本书给孩子听。作者写到:“孩子有读书给他们听的父母,是孩子最幸福的事。这种幸福,是记忆终身的。别以这样那样的理由拒绝大声读书给孩子听。大声读书给孩子听,用普通话读,行;用家乡话,行;哪怕字读错了,也不怕,关键是读起来,在你们的家庭里能听到父母读书给孩子听的声音。这种声音的美超过任何一首世界名曲。”
日本儿童文学作家松据直说:“童书不是写给孩子自己看的书,是写给大人与孩子一起读的书。”这个读,当然包括大声朗读。
2.让孩子在阅读中与作家比智慧。
在阅读过程中,不管是大人读给孩子听,还是孩子自己读,请不要一气读完,在读到某个地方时,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想一想后面会写什么——与作家比比智慧,这是非常好玩的。猜对了,说明你非常厉害;猜错了,没有关系,将自己的想法与作家放在一起比较思考,就可以看出读者与作家的不同,这种猜,对自己的写作也有帮助。
3.读和写要亲密结合。
“读书是欠债,写作是还债。而按照书中的正确说法去做,或者写出自己的东西来,就是还债。”——高子阳
人人天生会写故事,人人天生会写书。
“美国中小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很多方法,首先是美国非常注重阅读和写作,而阅读和写作是很能培养创造性的。读书以后通常要写读后感,仅读后感的写作,美国老师就让孩子用很多模式写,比如,一种是想象自己就是作者,写一封信给朋友,介绍这本书;一种是以书中主角的口吻来写几篇日记,通过日记反映出书中的主要内容;还有一种是假设你组织了一个活动,请作者来参加,你作为主持人,向听众介绍作者和他的书等等,非常灵活。”——朱小棣
关于写读后感还有以下几种方法:
a.读一本书,还一句句话,一段段话。
b.读一本本书,还一首首诗。
c.读一本书,还一份份封信。
d.读一本本书,还一本本书。
“欠债还债,天经地义。读完书,写点东西,理所当然。告诉孩子写作不难,写作就是踩着你刚刚读完那本书的肩膀,往远方看一看。站得那么高,看得那么远,听得那么多,怎么可能写不出来?有巨人托着你,非常安全,摔不下来;不写好,巨人不会把你放下,这才是人生的最不安全。写完后,巨人肯定会放下你,因为你也成了巨人。”——高子阳
我认为这段文字非常优美。文字浅显易懂,包含的道理非常深刻:其实写作并不是太难。首先要让学生克服写作的恐惧心理,其次要让学生有这样的认识,写好写不好都没有关系,对自己没有任何伤害,对他人也没有任何伤害。只有每天坚持写,才能提升自己的读书质量和写作水平,才能一天天成长为一个写作“巨人”。
4.家长和孩子多开展一些互动活动,比如讨论等。最好少问多论,让孩子说起来。
作者写到:一个人读了那么多,为什么还是不会写,或者写不好呢?原因非常简单,就是他们读得还不够多。
读了那么多,还不会写,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只是多读,却没有在读的过程中写一写、说一说、议一议、辩一辩。如果在每天固定的阅读过程中,能写几句话,讨论一下,争辩争辩,写就不会是多么困难的事了!
“读得越多,写得越好!——”魏姬•厄科特《教会学生写作》
我的感悟:高老师提出的这个做法非常好,但是多数家长是难以做到的。许多家长宁可在下班之后看电视、聚餐、玩手机、逛街、购物等,陪孩子读书、和孩子一起读书并一起讨论家长越来越少,也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孩子读书的效果可想而知。
有的孩子书虽然读了,但是由于阅读的方法不得当,读书的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的。
三.作者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功利,有远见。他写到:“女儿读小学六年,我没有关注过她的分数,我只看中她是否爱读爱写爱玩……六年中学生活,她没有因为考不好去上补习班。高中三年她每天下午五点半放学到家,从未上过晚自习,周末假期也没有补过课。而到了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女儿比高中更努力了。”
高老师的大女儿已经在复旦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小女儿继承父业,在苏州一所学校担任老师,深受学校师生、校长和家长的喜爱。高老师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当今社会,哪个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分数和名次?哪个家长在周末没有给孩子报过特长班?但是高老师没有这样做,我认为他的教育理念是科学的、先进的、明智的和有远见的,而且也是难能可贵的。能做到这一点的家长真的不多!
“让读与书相乘,世界会充满真正的魔幻。读,就是读万卷书,在万里路上读世界,望九天银河,观世界奇特;书,就是作万言神文,创造世界之独特。”——高子阳老师
作者简介:臧晓芸,女,生于1971年2月,50岁,水瓶座,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本科学历,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学26年,喜欢阅读和写作。
《最好的我们》的读后感800字高中
《最好的我们》的读后感800字高中(一)
这一篇没有波澜壮阔的历史,没有勾心斗角的权谋,没有帝王将相,也没有野闻轶事,仅仅是一个已经跨过而立之年、偶然被触碰到内心里青春那段旧时光、行走在大道上的人信手涂鸦。谨以此纪念下逝去的时光,和这个泛着一丝寒气的春天的雨夜。
对于一个行走在大道上的人来说,青春文学是绝无可能触及的领域,但是却被这本描述青春岁月的小说触动了。文学的一大魅力就在于给人情感共鸣,我如是给自己解释,无论什么领域,文学就是文学。书中有各式各样的感情,同窗之情、师生之情、父母和子女之情,还有萌发于青涩、懵懂而又美好的爱情;书中有不同的人生际遇,学生、老师,命运的跌宕起伏让人唏嘘;书中还有美好的旧时光,和感情、际遇交织着,像交织着的蛛网一样,网住了记忆,律动着共鸣。
“个人觉得书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用最真实的方式展示了旧时光的美好,这种美好让人心暖,也让人心酸。每一个画面、每一个人都像是曾出现在自己的往事中的。当这些文字和我的记忆互相探访的时候,恍然间仿佛庄生晓梦,旧时光里的人仿佛走到了我眼前,他们都是当年的他们,里面有我的朋友,有我的家人,有我的师长,也有当年的自己。窗外淅沥的雨声中,回忆起十四年前的那段高中岁月,里面出现的一张张面孔,熟悉又陌生,明明是到嘴边的名字就是叫不出来。四年的时光,能够完整记得的,只剩下些零星的片段,周杰伦,***的泡面,高考前两周的球赛----完全忘记自己是怎么从两个班级的班主任手中拿到同意比赛的准许。”
书中感情,有着很多种面相,耿耿和余淮、贝塔和张平、徐延亮、韩叙和简单、淮南和洛枳……但是,所有的这些感情都是克制的,结局是清醒的。这是普通人的高中,没有死去活来,没有感天动地。分科后的描写,想起了自己当年鬼使神差的从文科班转到理科班的往事。放弃了优势的文科,转入了不怎么优势的理科,然而怎么也想不起转科的缘由,或许是家里的意志。像小说里那样的重文轻理,现实中也是一样;或许是自己的任性,觉得物理更有挑战。当时的我,肯定不是最好的我,没有主见或者任性。书里其他的感情也很感人和写实,送别贝塔那段朋友的情谊唤起人很多隐于记忆里的温暖;耿耿和父母的情感变化也击中了很多人的心,这种感觉五味杂陈,难以言说。
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际遇。从余淮到耿耿,再到同学们,甚至是老师和家长。那句“那时的他是最好的他,但很多年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之所以打动我不是因为有情人的错位,而是隐藏在这句话背后复杂而不同的人生际遇。所谓造化弄人,平生遭际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余淮小时候自信狂傲,也有着让人羡慕的优秀,耿耿平庸迟钝,从来都是仰视余淮,但是命运是说不准的,从高考的那一天开始,以后的每一年都有着比高考十多年都要多的选择、变数和起伏。每个人都像是在时代的裹挟下在命运的路上颠沛流离。有人找得到路,有却人站不住脚。所以他们的人生角色一步一步地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改变源自自我、家庭、环境等多种因子。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是成熟的开始。可这些故事也许是值得庆幸的,也许是刺痛内心的。际遇的颠簸能让曾经的一点差距变成云泥之别,也能让曾经的一点差距发生颠倒。曾经的自己在长江入海处写下过“漂漂向何处,随风去无迹。”,而今的我在祖国的西南边陲的家中书桌前写下这些文字,人生的轨迹谁能说的准呢。当时的我,肯定也不是最好的我。喜欢一个人,恋上一座城,最好的自己留给最喜欢的人。
“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可是很久很久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全书中点题的一句话,关于感情,也关于际遇。被触动因为人物,也因为自己。虽然没有在最好的时光里做到最好的自己,但是,因为遇到了最好的你,才让自己慢慢的做到最好。你和我,就像舒婷在《致橡树》里写的那样,一棵是橡树,一棵是木棉,可以相互扶持一生的两棵树。
《最好的我们》的读后感800字高中(二)《最好的我们》讲述了耿耿、余淮同桌三年的故事,在这些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有最好的班主任张平老师,有一群玩得很好的朋友,还有为了梦想不断努力的他们。虽然最后作者没有点明他们在一起了,但是我相信他们就是最好的。
八月长安将回忆写到了极致,将成长的点点滴滴以文字的方式展现给了我们,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高中时代的我,书里的一字一句都能引起我的共鸣、都能将我带回那年盛夏。那年,有写不完的理综试卷、有背不尽的古文、有神出鬼没的班主任、有我暗恋的男孩、有……那年,青春正好!
我很少看网剧,却一本正经的追起了《最好的我们》,只因这部剧能让我想起我的高中生活。一个时代的流逝,在夏天的风中留下空荡荡的遗响。《最好的我们》之所以能火,也行就是有许多像我这这样对过去念念不忘的人。
最好的我们必须自爱,只有自爱,你的心灵才会有一片晴空;最好的我们,就是为了梦想而努力拼搏、一直奔跑的我们;最好的我们,就是当下的我们,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失去,就不去拥有。我们都在追求自己认为的“最好”,殊不知也许最好的他或她就在我们身边。被爱的人是幸运而感动的,而爱人却是一次又一次猝不及防的心跳加速。
有人曾说:“光阴如梭,一切都生锈了”。我又何曾不希望自己能回到2012年,回到那个天气正好、微风不燥的夏天、回到那个目光清澈湿润的年少。
《最好的我们》的读后感800字高中(三)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后来的我是最好的我。可是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只好伸出手道别。
——题记
普通学生耿耿中考时意外考进振华高中,在偶然的机会下和“学霸”余淮相识。军训的时候,耿耿认识了闺蜜简单、蒋年年,之后又和余淮成为了同桌。进入振华后的生活就如耿耿预料的一样危机重重,摸底考试的沉重打击、上课听不懂等等,回到家里时,突然出现的新妈妈和新弟弟也让她一时无法接受。然而,因为同桌余淮、还有交到的一群好朋友的陪伴,这一切都变得不同,朋友们让耿耿的高中生活不再孤单。在高中三年同桌的时间内,耿耿和余淮从平凡的小事中共同成长,他们带着懵懂青涩的好感和青春告别。高考之后,耿耿心里最特别的那个男孩子竟然消失了。一别多年,重遇时,还惦记着当年约定的耿耿却受到刺激,需要在一直念念不忘的余淮和猛烈追求自己的路星河之间做出选择。
《最好的我们》似乎是在讲整个班级的故事。每一个配角都能以他(她)特有的性格吸引你。哪怕只是一闪而过,他们也不再是一块人肉背景墙。
比如说这种到处爱问别人考了多少分、到处问别人学习经验的学习狂热攀比者。
比如说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出现的一位可爱的胖子。
又或者这位替学生背黑锅而被撤班主任一职、从农村小镇走出来的作文/青年老师。
他们说着不标准的普通话,打扮得普普朴素,骑着和我们一样破旧的自行车,但是却为学生尽心尽力,会因为一道题给我们讲一中午,会因为我们嘚瑟训到整个办公室都听到,会因为我们考到外地骄傲许久。
但是我最喜欢的是男主余淮,他是理科极强的尖子生,在班里考试从不跌出前三名;他待人热心肠,性格阳光、大大咧咧,在班里人缘很好,总是活跃在各个活动的中心。然而本是天之骄子,却被命运打败。跟耿耿遇到大事从来不掉链子不同,余淮可能属于那种一到重要考试就出问题的“倒霉孩子”。高考余淮没有考好,独自跑到了邻市的实验中学复读,拒绝和所有人的联系,包括耿耿,连号码也换了。复读一年后,余淮第二次高考考了全省第三,终于如愿以偿被清华录取。但与此同时,余淮妈妈患上了尿毒症。爸爸为了支付庞大的医疗费不得不继续在国外工作,余淮为了照顾妈妈,不得不放弃北京、放弃清华,就在本地读了大学。余淮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妈妈,还是努力在三年内就修完了全部学分,拿到了去美国读书的全额奖学金。高中毕业后十年,余淮暑假回家看望母亲,才重新与耿耿相遇。
故事的最后,耿耿给余淮发短信“晚秋高地等你”,两个人也都明白了自己的心意,都决定让曾经的故事从那里结束,现在就要让故事在那里重新开始。
“耿耿余淮”也有了美好的结局。
《最好的我们》的读后感800字高中(四)又是一个暑假,又是一年毕业季。转眼间,我已然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时间匆匆,无奈似水流年,无力去感叹,却又要备战中考。
早早做完作业,在网上流连,看见八月长安的《最好的我们》。封面上,“我和你坐同桌,三年。你的影子和粉笔灰交织在一起,黑白分明,在我的记忆里面转圈。我想,那时候的我们,是最好的我们。”扣人心弦,毫不犹豫的把它购了下来。
耿耿,一个看似头脑简单但关键时刻从不掉链子的女孩,糊糊涂涂地考上了万年第一都没敢报的重点高中——振华中学。开学那天,在偶然中看见了新生分班的红榜上,她的名字右边赫然写着“余淮”……
余淮,一个情商并不怎么高,但是理科成绩却异常出类拔萃的高材生,成了耿耿在开学报到第一天偷拍的对象,随后两人渐渐熟络,鬼使神差的和其做了整整三年的同桌……
耿耿、余淮……这两个名字,注定了他们需要走过一段和普通的高中生相似而又不同的青春。两个一样简简单单,神经大条的人类,却犹如火星撞地球般相遇了,在彼此心里埋下种子。尽管顶着高考的压力,学习的紧张,依然在每日看似雷同而天天鲜活的时日里,不断努力,度过着不管怎么样,还是会浪费掉的青春。
高二分科时,为了一年前的承诺,理科差生耿耿毅然抛弃了对自己有希望的文科,选择了陪伴在余淮的旁边。但是高三生活的嬗变在他们小小的认知里翻起一片风浪。余淮物理联考竞赛失败了,就算在耿耿特定的强心剂下,最终也只是拿了个全国二等奖,失去了保送清华的机会。为了踏踏实实应对高考,平日语文课里埋头苦写数学练习册的他,坦然的在语文的试卷上的排比句练习上写下“如果我是阳光,就温暖一方土地;如果我是绿树,就庇护一群飞鸟;如果我是清风,我一定弄死心相印。”
然而,就是这样两个纯情的少男少女,终于还是分道扬镳,走上各自的道路,从此没有了交集……
回看自己的历程,从小学到现在,为了上一个优秀一点的中学,从小参加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培优班,终于考入第二实验后,当初的斗志却越发暗淡,再也寻不回当年学习的那股冲动与热情。幸而在这个暑假看见这本书,为时不晚,一切如死灰复燃,瞬时元气满满。
想想耿耿、余淮,他们的抽屉里永远是满满的练习册,从来不嫌多。而我呢,无非就是漫画,小说……
拿出一张纸,写下“我们曾经那么好”。每天看看这短短的七个字,告诉自己。曾经那么好,现在一样好。
回忆是时光里,带着温暖的雨季。最好忘了吧,最坏不过是关上这世界的门。伸出了双手,拥抱当时的我们。
《最好的我们》的读后感800字高中(五)耿耿于怀,耿耿余淮。注定是要纠缠在一起的两个人,彼此的生命线繁复交错着,剪不断理还乱。高中三年是余淮最好的时光,但也是有了余淮,才成就了更好的耿耿,因为余淮盛耿崇拜的人。他们将同桌的你刻画的淋漓尽致,将青春期慢慢生长着的情愫拿捏的恰到好处,余淮的摸头杀,耿耿的明亮笑颜,都已定格在最好的三年里。
耿耿不是一个随波逐流平庸之人,她坚持着她喜欢的,后来的她是最好的她。但她也说过,只要耿耿余淮在一起,才是最好的我们。我这一把年纪了,怀揣着一颗易碎玻璃少女心。
迷恋着这类的书籍,看完书后又追剧,从剧中深深沉迷无法自拔,也许因为那是大部分人最好的时光吧!或许在最好的时光中,每个人身边都会有洒脱随性的贝塔,痴情执着的简单,热爱自由的路星河。当然还有耿耿于怀!
本文由作者笔名:洛尘 于 2024-05-02 13:51:4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angan.net/duhougan/25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