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永远记得你我曾在碧纱窗下轻语话别,秋风拂过,乌鸦归巢。你从此离我远去,独自漂泊到天涯,如今我一觉醒来,只看到孤独的烛火闪烁,犹记得方才在梦中出现的你,而此时月亮才刚刚西斜。
即使想要回家亦无回路,还不如燕子能够秋去春归,来去自如。春云和春水都染上霞光,画船上的佳人宛如明月婉约,杨花飘散,细雨丝丝洒落。
注释
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格律俱为平韵格,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种。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
碧纱窗:装有绿色薄纱的窗。
片帆:孤舟,一只船。
春云:春天的云。
轻霞:淡霞。
画船:装饰华丽,绘有彩画之游船。韦庄《菩萨蛮》:“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鉴赏
赏析
这首词写羁旅情怀。上片追忆当日送别的场景。下片倾诉身不由己的无奈之感。全词孤清之中略带愁意,愁意之中又略显凄迷。
上片开端就是“长记”二字,既表达了纳兰对妻子深切的思念之情,也隐含着负王命、不得归的无奈。两人一别良久,从此他便如一只孤船在天涯漂泊, “片帆”二字形象地刻画出了词人孤身一人行走在外的飘零和落寞。“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二句写他在旅店惊醒,睡梦中全是故园之景,娇妻之美,但醒来只看到一星孤独的烛火在黑暗中闪烁,心中悸痛,此时月亮才刚刚西斜,这一番纠结之后自然再难成眠。
下片描写了有家难归,不由羡慕北归的燕子。南方虽好,春水春云,皓腕凝雪,画船雨眠,细雨落花,皆令人陶醉,但都消释不了自己对家的惦念。肩负王命,就难免有身不由己之感。一别甚久,纳兰归家之心迫切,思念之情令他备受煎熬,但他却难返故土,难怪他要感叹了: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就连燕子都能秋去春归、来去自如,我竟然还不及它。眼见周围景色一天天精致、明朗起来,春的气息夹带着生机与湿润扑面而来,如画的山水让纳兰忍不住憧憬:我何时才能回到家乡,与妻共赏烟柳画船、雨中花影,那该是何等的惬意。
创作背景
据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此词见于《今词初集》,作期当不晚于康熙十七年。词为送人南还之作,所送何人,难以确考。”
据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词当是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十月间扈从清圣祖南巡时舟上所作。虽然前后时序不一,但并不矛盾,因为一则追写分别之时、既别之初,一则拟想重逢之后。
纳兰性德简介
清代·纳兰性德的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纳兰性德的诗(220篇)〕猜你喜欢
-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
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 片帆从此寄尺涯。
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 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
- 沙岸有时双袖拥,画船何处一竿收。
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浣溪沙·十里湖光载酒游》
- 此情待共谁人晓?
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天仙子·月落城乌啼未了》
- 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
-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
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 尽飘零、游冶章台客。
- 断魂无据,万水千山何处去?
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减字木兰花·断魂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