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梦·薄罗衫子金泥凤
[唐代]:李存勖
薄罗衫子金泥凤,困纤腰怯铢衣重。笑迎移步小兰丛,亸金翘玉凤。
娇多情脉脉,羞把同心捻弄。楚天云雨却相和,又入阳台梦。
薄羅衫子金泥鳳,困纖腰怯铢衣重。笑迎移步小蘭叢,亸金翹玉鳳。
嬌多情脈脈,羞把同心撚弄。楚天雲雨卻相和,又入陽台夢。
“阳台梦·薄罗衫子金泥凤”译文及注释
金泥凤:这里指罗衫的花色点缀。
铢衣:衣之至轻者。多指舞衫。
亸:下垂。金翘、玉凤:皆古代妇女的首饰。
同心:即古代男女表示爱情的“同心结”。
阳台:宋玉《高唐赋序》:楚襄王尝游高唐,梦一妇人来会,自云巫山之女,在“高台之下”。旧时因称男女欢会之所为“阳台”。
“阳台梦·薄罗衫子金泥凤”鉴赏
简析
此词作者着意描写了女子的服饰、体态,抒发内心的思慕之情。这首小词轻柔婉丽,对后世词风不无影响。
唐代·李存勖的简介
李存勖(有时被写作“勗”,885年-926年),即后唐庄宗,神武川之新城(今山西雁门)人,五代时期后唐政权的建立者。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的长子。沙陀人,本姓朱邪氏,小名“亚子”。908年继晋国王位,之后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北却契丹、南击朱梁,东灭桀燕(刘守光)使得晋国逐渐强大起来。923年四月在魏州(河北大名府)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是为后唐庄宗。同年十二月灭后梁,实现了对中国北方的大部统一。以勇猛闻名。存勖虽武人,但洞晓音律,能度曲。存词四首,载《尊前集》。926年死于兵变。
...〔
► 李存勖的诗(3篇)〕
唐代:
李存勖
薄罗衫子金泥凤,困纤腰怯铢衣重。笑迎移步小兰丛,亸金翘玉凤。
娇多情脉脉,羞把同心捻弄。楚天云雨却相和,又入阳台梦。
薄羅衫子金泥鳳,困纖腰怯铢衣重。笑迎移步小蘭叢,亸金翹玉鳳。
嬌多情脈脈,羞把同心撚弄。楚天雲雨卻相和,又入陽台夢。
魏晋:
傅玄
燕人美兮赵女佳,其室则迩兮限层崖。
云为车兮风为马,玉在山兮兰在野。
云无期兮风有止,思多端兮谁能理?
燕人美兮趙女佳,其室則迩兮限層崖。
雲為車兮風為馬,玉在山兮蘭在野。
雲無期兮風有止,思多端兮誰能理?
五代:
毛文锡
香鞯镂襜五色骢,值春景初融。流珠喷沫躞蹀,汗血流红¤
少年公子能乘驭,金镳玉辔珑璁。为惜珊瑚鞭不下,
骄生百步千踪。信穿花,从拂柳,向九陌追风。
香鞯镂襜五色骢,值春景初融。流珠噴沫躞蹀,汗血流紅¤
少年公子能乘馭,金镳玉辔珑璁。為惜珊瑚鞭不下,
驕生百步千蹤。信穿花,從拂柳,向九陌追風。
唐代:
韩偓
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
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
侍女動妝奁,故故驚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
懶卸鳳凰钗,羞入鴛鴦被。時複見殘燈,和煙墜金穗。
唐代:
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落日清江裡,荊歌豔楚腰。
采蓮從小慣,十五即乘潮。
五代:
和凝
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历历花间,似有马啼声。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
鬥轉星移玉漏頻。已三更,對栖莺。曆曆花間,似有馬啼聲。含笑整衣開繡戶,斜斂手,下階迎。
五代:
毛文锡
宝檀金缕鸳鸯枕,绶带盘官锦。夕阳低映小窗明,南园绿树语莺莺,梦难成。
玉炉香暖频添炷,满地飘轻絮。珠帘不卷度沉烟,庭前闲立画秋千,艳阳天。
寶檀金縷鴛鴦枕,绶帶盤官錦。夕陽低映小窗明,南園綠樹語莺莺,夢難成。
玉爐香暖頻添炷,滿地飄輕絮。珠簾不卷度沉煙,庭前閑立畫秋千,豔陽天。
魏晋:
曹植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
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
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
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
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
行云有返期,君恩傥中还。
慊慊仰天叹,愁心将何愬。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
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
发箧造裳衣,裁缝纨与素。
浮萍寄清水,随風東西流。
結發辭嚴親,來為君子仇。
恪勤在朝夕,無端獲罪尤。
在昔蒙恩惠,和樂如瑟琴。
何意今摧頹,曠若商與參。
茱萸自有芳,不若桂與蘭。
新人雖可愛,無若故所歡。
行雲有返期,君恩傥中還。
慊慊仰天歎,愁心将何愬。
日月不恒處,人生忽若寓。
悲風來入懷,淚下如垂露。
發箧造裳衣,裁縫纨與素。
明代:
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雨打梨花深閉門,孤負青春,虛負青春。
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颦,千點啼痕,萬點啼痕。
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宋代:
洪迈
院落深沉,池塘寂静。帘钩卷上梨花影。宝筝拈得雁难寻,篆香消尽山空冷。
钗凤斜欹,鬓蝉不整。残红立褪慵看镜。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
院落深沉,池塘寂靜。簾鈎卷上梨花影。寶筝拈得雁難尋,篆香消盡山空冷。
钗鳳斜欹,鬓蟬不整。殘紅立褪慵看鏡。杜鵑啼月一聲聲,等閑又是三春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