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齐村将王家辿村的人告到彰德府衙,彰德府衙传唤王家辿村的人到衙应诉,时任彰德府衙通判张正义审理此案。
2.此时,安石已任鄞县县令满期,调任至舒州通判。
3.于是时光倒流,他仿佛回到了南宋嘉熙年间,化身为刚由邵武军改调通判南剑守臣的宋慈,驻足在福建南剑州的黯淡滩头。
4.翌日午时,陈通判、陆副都监,还有州衙一个姓黄的录事参军,各带了七八个随从,坐着山轿登上朐山,直到北山坡龙兴寺山门前落轿。
5.司马光时在并州通判任上,他不顾身微言轻,连续3次进状并给好友范镇写信请求关照,建议皇帝早立储贰,以安天下之心。
6.许麾历任湖广长沙府善化县知县,敕授文林郎;大名府通判;太仆寺丞,敕授承德郎,分理广平、顺德两府马政。
7.副职有同知、通判各一二人,衙门里设有经历司、照磨所、司狱司等单位,各有一批属员。
8.属官有治中、通判,经历司经历,照磨所照磨,司狱司司狱,皆汉人。
9.绍熙二年,以淮西总领所言,定知州、通判展减磨勘法:十分欠二展二年,数足减二年。
10.这五件北宋名人墨宝分别是富弼的《儿子帖》;吕嘉问的《与元翰札》;左肤的《与通判承议札》;何栗的《屏居帖》和石介的《与长官执事札》。
11.恩,从九品右御史陈穆青,天域宫通判,壬寅年己酉月葵已日由天道册封。
12.濒行,举直隶守道董秉忠、通州知州于成龙、南路通判陈天栋、柏乡知县邵嗣尧、阜城知县王燮、高阳知县孙宏业、霸州州判卫济贤并堪大用,得旨俞行。
13.……朱孝庄无故拖延,逗留不进,欲置江陵百姓于何地,欲置朝廷法度于何地?贬朱孝庄为江陵府通判,着立即赴任,不得有误,钦此!
14.通判的职务成了苏东坡的一块心病,不堪其扰,于是他就给杭州通判一职起了个外号,叫作“酒食地狱”。
15.其广南小州,有试秩通判兼知州者,职掌倅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16.原来本次航海大赛,经过兵部许可,授权青州府在日照主办的重要赛事,青州府通判胡大人负责比赛。
17.周通判与一帮官员的贪腐之事虽已查明,但须得捉贼见赃,光凭这一篓的调查资料总是显得证据不足。
18.王仕让,铁观音始祖,清雍正10年中副贡,乾隆6年举博学鸿儒报罢,延入三礼馆分修《仪礼》,后为湖广黄州府蕲州通判,著有《六经训解》。
19.明清两代,崔家共有5位进士、两位翰林,13人先后任知府、同知、通判等职,可谓诗礼人家,科甲鼎盛,累官进爵。
20.历任洪州分宁县主簿、南安军司理参军、郴州桂阳与南昌县令、合州判官、虔州通判、永州通判、广南东路转运官、提点本路刑狱等,均有治绩。
21.依尔根觉罗阿安抵着头,对通判的喋喋不休只是唯唯诺诺,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敢说。
※ "通判"造句六六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